资产清查是指资产评估机构对立项批准通知书中批准的资产评估对象,特别是整体资产,按照资产类别、规格型号、制造厂家、购置或建造日期、存量、金额等项目一一清点、核实并进行登记造册。近日在后勤处的统一指挥下,我部门开展有序的资产整理工作。
一、资产清查的目的
1. 清理债权债务:在不影响继续经营的前提下,清理现金及实物资产,尽量做到欠人的还清,人欠的收回,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评估工作量。
2. 了解资产状况:在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按照评估基准日期的实际存量、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做到心中有数。统计对象不仅应包括有关实物资产、未清理完的债权,还应包括有关的无形资产。
3. 加强资产管理:资产清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单位的情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的管理奠定基础,并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4. 完善管理制度: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二、资产清查的流程
一般来说,资产清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清查组织:成立专门的资产清查小组或委员会,明确清查的目标、范围、方式和人员分工。
2. 制定清查方案:具体安排清查的内容、时间、步骤和方法,以及必要的清查前准备工作。
3. 进行实地盘点: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确保资产实际存在且与账面记录相符。同时,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核对和清查。
4. 记录清查结果:建立清查台账,详细记录每个资产的信息,如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数量、原值、累计折旧等。并根据清查结果,编制资产清查报告。
5. 处理清查差异:对清查中发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处理,如调整账目、追究责任等。
6. 总结清查工作:对清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总之,资产清查是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