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组织希沃厂家售后对我校教职工进行了录播室使用培训,我部门全体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一、培训目标
帮助教职工熟练掌握录播室设备(摄像头、麦克风、录播系统等)的基本操作。
学习录制、直播、剪辑课程视频的流程与技巧。
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适应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确保设备安全使用及日常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二、培训内容
1. 基础设备操作
硬件设备:高清摄像机、智能跟踪系统、触控台、灯光系统、无线麦克风等的使用方法。
软件系统:录播软件(如OBS、专业录播系统)的操作界面、参数设置、多机位切换。
网络配置:直播推流设置、网络带宽要求、常见故障排查。
2.课程录制与直播
录制流程:开始/暂停/结束录制、文件保存路径管理。
直播操作:平台对接(如钉钉、腾讯课堂)、实时互动功能使用。
多场景模式:教师特写、板书追踪、学生互动画面切换技巧。
3.视频后期处理
基础剪辑:视频裁剪、拼接、添加字幕或片头片尾。
音画优化:降噪、音量调整、画面调色。
资源导出:格式转换、文件压缩、云端存储与分享。
通过录播室学习,教师能够获得以下多方面的能力提升,这些能力不仅涉及教学技能的优化,还包括技术应用、自我反思和职业发展等综合素养:
1.教学设计与反思能力
课程设计的精细化:录播要求教师提前规划教学内容、节奏和互动环节,从而提升课程结构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自我观察与反思:通过回看自己的教学视频,教师能更客观地发现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或课堂管理中的不足,逐步改进教学策略。
迭代优化能力:基于录播反馈,教师可反复调整教学方案,形成“设计—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
2.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应用能力
录播设备操作技能:掌握摄像机、麦克风、灯光、剪辑软件等工具的使用,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
多媒体资源制作:学习如何将视频、动画、互动问答等元素融入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撰稿:周妮;编辑:周妮;审稿:马骏